侵权行为

发布日期:2019-08-27 09:22:00

保护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其权利要求。其含义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观设计;其二是专利授权时指定的外观设计使用产品的范围。确定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近似,应当以同类产品为基础。

  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模式

  近代世界各国专利制度的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界定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过去的德国专利制度为代表的“中心限定”模式。

  第二种类型是以英美专利制度为代表的“周边限定”模式。

  第三种类型,称为“折衷解释”。通常称为“折衷解释”原则。它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实质内容决定,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权利要求的文字描述。

  我国自从1985年建立专利制度开始,就一直采用“折衷解释”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侵权行为

   [2]专利侵权行为是指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1.   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侵权必须以存在有效的专利为前提,实施专利授权以前的技术、已经被宣告无效、被专利权人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侵权行为。专利法规定了临时保护制度,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的应支付适当的使用费。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付适当费用的纠纷,专利权人应当在专利权被授予之后,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   必须有侵害行为,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害他人专利的行为。

  3.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非生产经营目的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4.   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行为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又无法律依据。

  5.   (二)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6.   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

  7.   (1)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8.   (2)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9.   (3)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10.   (4)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11.   (5)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

  12.   (6)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13.   (7)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仍然属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担赔偿责任。

  14.   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例如,行为人知道有关产品系只能用于实施特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零部件、设备等,仍然将其提供给第三人以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主张该行为人和第三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该第三人的实施不是为生产经营目的,权利人主张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技术抗辩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被诉侵权人以已经公开的专利抵触申请主张不侵权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适用前述规定。

      请求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

      权利人向他人发出侵犯专利权的警告,被警告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经书面催告权利人行使诉权,权利人自收到该书面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既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诉讼,被警告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其行为不侵犯专利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专利权特征

      1、专有性和独占性

      2、地域性

      3、时间性

      4、法定授权性




    相关新闻

    买卖商标?就找东正!

    帮我找商标